又名 :神经循环衰弱症,心脏神经症,功能性心脏不适
科室:心血管内科
心脏神经症病因较为复杂,多不明确,可能与以下因素相关:
1.神经心理因素
患者有多愁伤感、焦虑不安等心理,时间较长可对患者健康产生影响,便可能会导致本病。
2.环境因素
主要是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如患者精神上受到外界环境刺激,或工作过于紧张、压力较大,过度劳累,难以适应的时候可能导致本病的发生。
3.性格
部分患者性格内向,容易对自身某些类似的心脏病症状疑神疑鬼、过度忧虑而导致发病。
4.遗传因素
本病与遗传因素有一定的关系。
心电图的检测,
心脏X线检测,
还有就是平板运动负荷试验
第一,一旦确诊是心脏神经官能症,可以应用抗焦虑药物进行治疗,例如应用劳拉西泮,阿普唑仑,艾司唑仑等起到迅速抗焦虑的作用。这一类药物以小计量,低剂量短期应用为主,在应用时间上一般不超过一个月。另外,可以应用抗抑郁药,如帕罗西汀,舍曲林,氟西汀,艾司西酞普兰,文拉法辛等药物可以长期应用进行系统规范的治疗,要做到足量足疗程治疗。
第二,心理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患者往往会对自身的心脏担心害怕,而这种担心害怕又有不合理的歪曲认知,如扩大化,灾难化,绝对化等等。通过重建患者的认知体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心脏神经官能症所带来的恐惧和相关症状。
第三,自我调整,可以通过进行放松训练来达到相互抑制的作用,减轻心脏神经官能症症状带给患者的痛苦。
1.心悸
最常见,自觉心脏搏动增强、心率加快,常在精神紧张或疲劳时加重,患者的活动常因此受限。
2.呼吸困难
呼吸不畅,常常感觉空气不够,要打开窗户或要求吸氧。不少患者经常做深呼吸或叹息样呼吸的动作来缓解症状,导致过度换气,引起呼吸性碱中毒,伴四肢发麻、手足搐搦、头晕等表现,使症状加重。
3.心前区痛
疼痛位置不固定,多为心前区,疼痛发生与劳动活动无关,多数发生在休息状态时。疼痛性质常常为针刺样、牵扯样或刀割样,持续时间长短不等,短则几秒,长则持续几小时,一般较长,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缓解疼痛或在10多分钟后才“见效”。
4.伴随症状
患者多伴随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以焦虑为主,也可有抑郁、多梦、食欲不振、恐惧等,可伴有不同程度的失眠,严重者头晕、耳鸣、多汗、手足发冷、双手震颤,此外还有尿频、大便次数增多或便秘等。
首先需根据其危险因素初步判断患者有无器质性心脏病。若患者患有高危的器质性心脏病,则需对患者进行如冠状动脉的CTA检查等心脏检查,排除患冠状动脉以及心律失常的可能,之后进行相关诊断确诊。
若要预防心脏神经症,应积极消除诱因,如忧虑、焦虑、抑郁、烦恼、不安,纠正失眠,保证正常、规律的生活,避免过度劳累、压力过大和环境嘈杂等不良因素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