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名 :血溢病
科室:血液内科
血友病是一种遗传病,其致病因素主要为遗传因素,基因突变也会致病。以血友病A较为常见,为先天性缺乏FⅧ所致,血友病B为先天性缺乏FⅨ所致,血友病C罕见,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首先进行凝血常规检查,若患者为内源性凝血途径延长,则存在血友病的可能,需要进一步进行确诊试验,确诊试验通常为检测八因子和九因子浓度。同时,鉴定血友病还应该考虑患者是否有家族病史。
一、局部止血治疗,包括局部压迫、放置冰袋、局部用血浆止血粉,凝血酶或明胶海绵贴敷。
二、替代治疗,包括输血浆、冷沉淀物、中纯度因子制剂、凝血酶原复合物、浓缩剂等。
三、去氨基-D-精氨酸血管加压素。
四、肾上腺皮质激素。
五、抗纤溶药物,如六氨基乙酸对羧基苯胺,止血环酸等,有血尿及脑出血禁用。
六、避免创伤和体力活动,尽可能避免注射和手术。
血友病临床表现往往是在几岁时发生自发性的出血,尤其是关节腔的出血,且表现为反复出血、经常出血。若有此症状,再进行凝血因子检查和询问家族史,基本上就能明确诊断。血友病表现主要是出血,且出血后会疼痛、肿胀,一般没有很特别的表现。
一,发病特点为男性,小于两岁或童年以后发的,发病越早,症状越重反复出血,终身不已。
二,出血特点,自发或者轻微的外伤易见渗血不止,甚至持续数天,多位於斑,血肿,心,踝,肘,腕等关节易出血,反复出血可致血管畸形,口鼻粘膜出血也多见。
三,实验室的检查,凝血项检查,见凝血时间延长,凝血酶原消耗不良,约70%的患者可见,凝血因子测定是异常的。
同时还要与以下疾病相鉴别:
一,血管性假血友病。
二,获得性第八因子减少症。
三,凝血酶复合体减低症,只有同时具备了诊断要点,并且排除了鉴别诊断,这样才可以诊断。
1、预防治疗:血友病病人在没有出血的情况下,给预防性的凝血因子,使得血友病的患者Ⅷ因子或者Ⅸ因子的最低浓度高于1%,因为高于1%之后就不容易出血,即为预防治疗;
2、遗传咨询:血友病是一种遗传性疾病,通过产前的筛查,还有遗传的把控,可以预防血友病患者的出生。预防出生比预防出血更加重要,因为一个血友病的患儿无论是对于他自己,还是对于家庭、还是对于社会带来的负担,是非常大的,而且小孩也是非常痛苦的,尤其是对于本身就有致病基因的家庭来说,可能不止一个孩子,也许多个孩子都有血友病。通过一些遗传咨询的手段,或是产前诊断的方法,使得血友病的患儿不要出生,是预防里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