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短板、强弱项、固根基——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再“升级”

来源:新华网

 基层中医药服务是中医药发展的根基,是维护人民群众健康的基础保障。

 

  全国备案中医诊所超2万个、八成以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设置了中医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6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发布的数据显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积极推进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人民群众“方便看中医、看上好中医”的公平性、可及性和便利性得到明显提升。

 

  “打通中医药服务最后一公里” 健全优质高效服务体系

 

  支持约850家县级中医医院基础设施建设,开展500家县级中医医院全面提升综合服务能力建设和全部原贫困县中医医院服务能力提升建设……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副司长赵文华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明显提升。

 

  山东省济宁市完善“县乡村”三级中医药服务体系;四川省兴文县实施“中医药+健康”活动,为不同人群定制健康管理服务包……近年来,基层群众对中医药服务需求攀升,各地在完善基层中医药服务体系、提供优质中医药服务方面“实招”频出。

 

  此外,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对于支撑保障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具有重要作用。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2月,国家级中医馆健康信息平台已接入1.62万家中医馆,完成接诊病人约1576万人次。

 

  赵文华说,下一步,国家中医药局将继续会同各地、各有关方面深入推进中医馆健康信息平台建设应用,支持各地加强省级中医药数据中心建设,推进平台软件本地化升级改造,扩大联通范围,更好地提供中医药服务。

 

  多渠道拓展专业人员“供给量” 夯实基层中医药人才根基

 

  加大本科“订单定向”委托培养力度;支持退休中医医师和中医专长医师到基层执业;组织基层人员与中医医院专家建立“师承式”关系……近年来,湖南省加快“中医药人才进基层”推进行动,促进基层中医药服务可持续。

 

  多渠道拓展专业人员“供给量”,是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的关键所在。“十三五”期间,全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中医类别医师总数为18.39万人,比2015年增加2.75万人。

 

  为进一步夯实基层中医药人才根基,《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十四五”行动计划》明确提出,从扩大基层中医药人才有效供给、畅通基层中医药人才使用途径、改善基层中医药人员发展环境等3个方面推进基层中医药人才建设。

 

  赵文华表示,到2025年,基本实现城乡每万居民有0.6-0.8名合格的中医类别全科医生,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中医类别医师占同类机构医师总数比例达到25%以上。

 

  “家门口看好中医” 大力推广中医适宜技术

 

  中医馆备受老百姓欢迎,如何保障老百姓能够在“家门口看好中医”?赵文华介绍,从2012年开始,中央财政每年投入经费建设中医馆,截至目前已累计投入建设3.67万个。

 

  在江苏省,“十三五”以来,全省共建成1591个基层中医馆,实现了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馆设置全覆盖。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中医药管理局局长朱岷介绍,“十四五”期间,还将投入1亿多元专项资金用于“星级”中医馆建设。在部分地区,开展同价试点工作,探索在基层医疗机构开展的中医骨伤、针刺、灸法、推拿疗法等项目价格与县级公立中医医院同价。

 

  “下一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将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全面设置符合标准中医馆的基础上,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对15%的中医馆完成服务内涵建设,进一步改善中医馆中医药服务条件。”赵文华说。

 

  中医适宜技术具有“简、便、验、廉”的特点,深受老百姓喜爱。赵文华介绍,“十四五”期间,我国将继续大力推广中医适宜技术,使基层中医药服务基本实现全覆盖,让中医适宜技术能够更好地满足城乡百姓多元化健康需求。

相关推荐

关于进一步加强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推动中西医协同发展的意见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健康委、中医药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健康委,军队各有关单位: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工作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和《关于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加强综合医院(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下同)中医药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详情]
发展中医药是历史的选择
中国梦是中华民族复兴的集中体现,是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中国”的高度概括。我们要充分认识到中医药作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瑰宝对于我国医药、经济、科技、文化、生态文明等领域所具有的战略价值,对于推动健康中国建设,实现中国梦的战略意义。人的健康是一切的基础。中国梦,首先是人的生存梦、健康梦。有了健康才有梦的追求。中医药保障国人实现健康梦,中医药可助国人实现中国梦。 [详情]
第三届中国中医药民族医药信息大会召开
推动“十三五”时期中医药信息化实现跨越式发展 [详情]
中医药信息化发展“十三五”规划
 中医药信息化是实现中医药振兴发展的重要引擎和技术支撑,也是体现中医药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全面提升中医药信息化水平,以信息化驱动中医药现代化,是适应国家信息化发展新形势的重要举措,是推进中医药振兴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人人基本享有中医药服务的必然选择。根据《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国发〔2016〕15号)、《关于促进和规范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6〕47号)和《中医药发展“十三五”规划》(国中医药规财发〔2016〕25号),制定本规划。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