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这些专家给出建议

来源:来源:健康中国

“应大力开展全球中医药循证医学平台建设,促使中医药循证医学证据在全球范围内被更广泛地接受及推广。” 原国家卫生部副部长、中国医师协会名誉会长殷大奎表示,有效、安全一直是中医药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保证,中医药走出国门,要从循证医学的角度形成共识,巩固国际认可度。

1月21日,由人民政协报·人民政协网主办的“加强传承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在京举行,十余位委员、专家、学者就抗击新冠疫情的中国方案、中国智慧,完善中医药人才培养制度机制,如何拿捏好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的平衡,完善中医药人才培养制度机制以及提升中药材质量等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解决中医药发展痛点要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

\

原国家卫生部副部长、中国医师协会名誉会长殷大奎

殷大奎表示,中医药学讲究“辨证施治”、“治未病”,包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与“精准医疗”“预防为主”的全球健康理念不谋而合。特别是经历了新冠肺炎疫情之后,大众对中医药的作用有了更深的认识。中国向已向150多个国家和地区通过多语种介绍中医药诊疗方案,向28个国家派出了中医药专家协助防疫,临床筛选出的有效方剂“三药三方”被多个国家借鉴和利用,为全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做了积极贡献。

“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获取规范性的临床数据,有助解决中医药在传承、推广和发展中的痛点。”殷大奎表示,针对中医传承流派多、治疗方法不一、医院数据多,但呈现碎片化特点的现状,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对大量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得出规范性的临床数据和普遍经验,基层医生可以直接拿来用。知名中医的诊疗思想、辨证逻辑、处方经验通过人工智能可以整合形成辅助诊疗系统,为基层医生提供在线辅导学习。

北京冬奥会传播中医药文化、注重中医药使用

\

全国政协委员、原北京市卫计委党委书记方来英

全国政协委员、原北京市卫计委党委书记方来英提到,中医和西医是两个体系,认识世界的方法论有差异,本身不存在孰优孰劣。讲好中医药故事,不能简单地用现代科学方法,而要创造一个能被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所理解,一套新的语境体系。

“北京冬奥会是一个向各国奥运代表团传播中医药文化、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舞台。”方来英介绍,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医疗保障和防疫工作也十分注重中医药的使用。各个场馆里都有中医团队为运动员康复休息提供服务,十分受欢迎,奥运村的医生团队里也有不少中医医生。

推进乡村振兴战略需加强基层中医乡村医师培养

\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副院长唐旭东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副院长唐旭东介绍,随着健康中国战略、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基层卫生人才的培养受到高度重视。这几年各地相继出台了如“县管乡用”“乡管村用”等基层医务人员人事管理制度,加强了全科医师培养,基层医生的待遇也在不断完善。但我国在基层中医乡村医师的培养、培训方面仍有不足。为此,他建议,大力加强中医、中西医结合乡村医师的培养,加大对在职乡村基层医生中医药技术的培训,加大对中医养生康复理念与技术在基层、在乡村的推广应用。

相关推荐

关于进一步加强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推动中西医协同发展的意见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健康委、中医药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健康委,军队各有关单位: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工作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和《关于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加强综合医院(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下同)中医药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详情]
发展中医药是历史的选择
中国梦是中华民族复兴的集中体现,是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中国”的高度概括。我们要充分认识到中医药作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瑰宝对于我国医药、经济、科技、文化、生态文明等领域所具有的战略价值,对于推动健康中国建设,实现中国梦的战略意义。人的健康是一切的基础。中国梦,首先是人的生存梦、健康梦。有了健康才有梦的追求。中医药保障国人实现健康梦,中医药可助国人实现中国梦。 [详情]
第三届中国中医药民族医药信息大会召开
推动“十三五”时期中医药信息化实现跨越式发展 [详情]
中医药信息化发展“十三五”规划
 中医药信息化是实现中医药振兴发展的重要引擎和技术支撑,也是体现中医药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全面提升中医药信息化水平,以信息化驱动中医药现代化,是适应国家信息化发展新形势的重要举措,是推进中医药振兴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人人基本享有中医药服务的必然选择。根据《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国发〔2016〕15号)、《关于促进和规范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6〕47号)和《中医药发展“十三五”规划》(国中医药规财发〔2016〕25号),制定本规划。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