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中关村论坛全体大会召开,张伯礼总结中医药战“疫”四大贡献

来源:健康时报网

“中医药抗击疫情有四大贡献,一是四类人集中隔离,服用中药;二是中药进方舱治疗轻症、普通型患者,降低从轻症转重症的患者比例及医务人员感染率;三是中西结合救治重症患者;四是恢复期进行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9月25日,在2021中关村论坛全体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名誉院长张伯礼总结了中医药战“疫”四大贡献。


张伯礼指出中医药抗疫有数千年历史,这也是其在本次疫情中能够发挥重大作用的基石。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以张伯礼院士为代表的中医药防控团队通过科技手段,结合中医证候调查和专家经验,将新冠肺炎确定为“湿毒疫”,首次总结了中医药用于新冠肺炎的临床疗效特点和规律。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中医药早期介入、全程参与、分类救治,取得了重大成果。

“只隔离不给药,只成功了一半,所以,我们提出普遍服用中药,1000多口锅,24小时不间断的煎药,供药100万袋,保障了武汉6个区的供药。”回忆起在武汉的日子,张伯礼院士介绍这种严格的隔离和普遍服用中药,在武汉控制疫情效果十分明显,确诊阳性率从2月初的80%降到了2月底的10%。

张伯礼表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再次证明了中医药在防治新发传染病方面的独特优势和价值。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开辟绿色通道审批的“三药三方”,增加了适应症,批准了经典名方类新药上市许可,有利于促进中药新药研发和产业发展,也为建立国家中医药重大公共卫生事件重点中成药品种目录和储备库奠定了基础。

“这次抗击疫情就是一次生动的实践,中医药早期介入赢得了先机,为争取全面胜利奠定了基础。这对我国今后抗击新发传染病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张伯礼说。

相关推荐

关于进一步加强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推动中西医协同发展的意见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健康委、中医药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健康委,军队各有关单位: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工作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和《关于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加强综合医院(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下同)中医药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详情]
发展中医药是历史的选择
中国梦是中华民族复兴的集中体现,是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中国”的高度概括。我们要充分认识到中医药作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瑰宝对于我国医药、经济、科技、文化、生态文明等领域所具有的战略价值,对于推动健康中国建设,实现中国梦的战略意义。人的健康是一切的基础。中国梦,首先是人的生存梦、健康梦。有了健康才有梦的追求。中医药保障国人实现健康梦,中医药可助国人实现中国梦。 [详情]
第三届中国中医药民族医药信息大会召开
推动“十三五”时期中医药信息化实现跨越式发展 [详情]
中医药信息化发展“十三五”规划
 中医药信息化是实现中医药振兴发展的重要引擎和技术支撑,也是体现中医药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全面提升中医药信息化水平,以信息化驱动中医药现代化,是适应国家信息化发展新形势的重要举措,是推进中医药振兴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人人基本享有中医药服务的必然选择。根据《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国发〔2016〕15号)、《关于促进和规范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6〕47号)和《中医药发展“十三五”规划》(国中医药规财发〔2016〕25号),制定本规划。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