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向前进丨吹响中医药振兴号角

来源:健康报

      时下,我国中医药事业发展态势良好。从挽救几百万疟疾患者生命的青蒿素,到破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难题的“三药三方”,中医药医疗服务的价值一次次被临床实践印证;从一度风靡里约奥运村的拔罐到北京冬奥村升级成为“网红打卡地”的10秒中医药体验馆,中医药凭借独特的魅力正在走向世界。站在新起点上,更要擦亮中医药的金字招牌。

顶层设计是中医药振兴之帆。2021年,《关于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出台,首批7个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确定,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建设、中医特色重点医院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等一批项目和改革措施陆续落地见效。下一步要建立完善符合中医药特点的服务体系、服务模式、管理模式、人才培养模式,在系统性、全局性上着力,使中医药振兴有规划、明方向。

利民便民是中医药振兴之本。要深刻认识人民群众对中医药健康服务的更高期待,持续开展中医药知识和健康教育宣传,提高群众中医药保健知识储备和利用中医药知识预防、控制疾病的能力,切实增强百姓获得感和幸福感;打通基层医疗服务末梢,打造中医理疗及专科诊疗业务,提供中医药、中医康复治疗、治未病等特色服务项目;深化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积极推进国家中医医学中心和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建设融预防保健、疾病治疗和康复于一体的中医药服务体系。

临床创新是中医药振兴之要。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统筹疫情防控和传承创新发展,聚焦重大疑难疾病,深化中西医临床攻关,实施中医药特色人才队伍建设工程(岐黄工程),布局建设一批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深化中医药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不断优化中医药发展环境,把宏伟蓝图转化为生动实践。

文化承载是中医药振兴之道。要深入挖掘中医药文化内涵和时代价值,为中医药振兴发展注入文化动力,使中医药成为群众促进健康的文化自觉。要深入实施中医药文化弘扬工程,提升中药材保护和利用水平,促进中药产业发展,推进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高地建设,培植中医发展的“沃土”,让中医药文化在中华大地根深叶茂、生生不息。

相关推荐

关于进一步加强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推动中西医协同发展的意见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健康委、中医药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健康委,军队各有关单位: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工作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和《关于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加强综合医院(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下同)中医药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详情]
发展中医药是历史的选择
中国梦是中华民族复兴的集中体现,是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中国”的高度概括。我们要充分认识到中医药作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瑰宝对于我国医药、经济、科技、文化、生态文明等领域所具有的战略价值,对于推动健康中国建设,实现中国梦的战略意义。人的健康是一切的基础。中国梦,首先是人的生存梦、健康梦。有了健康才有梦的追求。中医药保障国人实现健康梦,中医药可助国人实现中国梦。 [详情]
第三届中国中医药民族医药信息大会召开
推动“十三五”时期中医药信息化实现跨越式发展 [详情]
中医药信息化发展“十三五”规划
 中医药信息化是实现中医药振兴发展的重要引擎和技术支撑,也是体现中医药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全面提升中医药信息化水平,以信息化驱动中医药现代化,是适应国家信息化发展新形势的重要举措,是推进中医药振兴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人人基本享有中医药服务的必然选择。根据《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国发〔2016〕15号)、《关于促进和规范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6〕47号)和《中医药发展“十三五”规划》(国中医药规财发〔2016〕25号),制定本规划。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