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2021】同心抗疫 生命至上

来源:来源:健康中国

【我们的2021】同心抗疫 生命至上

 

一年来,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交织影响,国内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任务极为繁重艰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14亿多中国人民,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我国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保持全球领先地位。

今年11月末,内蒙古满洲里发生疫情以来,报告的病例中60岁以上老人占到接近五分之一。99岁的马桂兰老人是其中年龄最大,也是病情最重的,联合专家组为她制定了专门方案、24小时精心护理,为稳定老人情绪,医院破例让她的儿子和老人同一病房治疗,两个人的新冠病毒检测近日都成功转阴了。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每一次局部疫情发生,中央都从全国调集最精锐的专家赶赴一线,为每一个患者提供最精心的治疗。这一年来,我国新冠疫情的重症率持续下降,已经超过300天未发生死亡病例。来自华西医院的重症治疗专家康焰一年里先后八次出征疫情发生地,170天坚守在抗疫一线,坚守在重症病人身边。

2021年,面对高位流行的世纪疫情,我国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防控体系不断面临新的挑战。从元旦当天报告的河北石家庄藁城县出现输入性确诊病例,到边境口岸瑞丽疫情的持续不断,农村地区和口岸城市疫情防控的压力明显增大。进入五月,传染性更强的德尔塔变异株输入我国并迅速传播,下半年江苏南京、内蒙古额济纳旗等地的疫情也都是由德尔塔变异株引发,而且传播速度更快,波及省份更多。

如何同传播力更强的变异毒株较量,如何以最小的防疫成本取得最大的防控成效?今年年初,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和全国两会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医药卫生、教育界委员时就明确指出,要切实抓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同时,立足更精准更有效地预防,这为我国的疫情防控工作指明了方向。

一年来,我国疫情防控体系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完善,在每一次局部疫情中优化调整战术打法,口岸城市防控关口前移,设立防控专班,同步部署疫情防控和民生保障;迅速开展核酸检测、科学流调溯源、精准社区管控等,这些都是中国疫情防控独一无二的工具包。今年以来,我国发生的局部疫情得到了快速控制,并且控制的周期在逐步缩短。目前疫情防控已经从常态化探索阶段进入全链条精准防控的“动态清零”阶段。

社区是防止疫情扩散蔓延的第一线,一年来,全国数以百万计的社区工作人员始终坚守在抗疫最基层。社区共产党员更是冲在为民服务第一线,让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这几天,在西安市108坊社区,20名工作人员正在组织18000名居民进行核酸检测。沙哑的嗓音、熬红的双眼、顾不上吃的盒饭,夜幕降临,这支年轻的队伍依然在坚守。

新冠疫苗是防控疫情最有力的武器,一年来,我国加快推进疫苗研发、生产和接种,跑出了令世界惊艳的中国速度。从去年12月31日我国首支新冠疫苗获批附条件上市以来,累计接种新冠疫苗超过28亿剂次,完成全程接种人数超过12亿,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也获得国际权威认可。

一年来,在统筹好国内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我国积极为全球抗疫贡献力量,展现大国担当。今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全球健康峰会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携手共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共同守护人类健康美好未来;宣布中国将在未来3年内再提供30亿美元国际援助,用于支持发展中国家抗疫和恢复经济社会发展。截至目前,我国已向12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超过20亿剂疫苗。我国是全球各类抗疫物资最大的供应国。

相关推荐

关于进一步加强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推动中西医协同发展的意见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健康委、中医药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健康委,军队各有关单位: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工作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和《关于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加强综合医院(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下同)中医药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详情]
发展中医药是历史的选择
中国梦是中华民族复兴的集中体现,是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中国”的高度概括。我们要充分认识到中医药作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瑰宝对于我国医药、经济、科技、文化、生态文明等领域所具有的战略价值,对于推动健康中国建设,实现中国梦的战略意义。人的健康是一切的基础。中国梦,首先是人的生存梦、健康梦。有了健康才有梦的追求。中医药保障国人实现健康梦,中医药可助国人实现中国梦。 [详情]
第三届中国中医药民族医药信息大会召开
推动“十三五”时期中医药信息化实现跨越式发展 [详情]
中医药信息化发展“十三五”规划
 中医药信息化是实现中医药振兴发展的重要引擎和技术支撑,也是体现中医药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全面提升中医药信息化水平,以信息化驱动中医药现代化,是适应国家信息化发展新形势的重要举措,是推进中医药振兴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人人基本享有中医药服务的必然选择。根据《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国发〔2016〕15号)、《关于促进和规范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6〕47号)和《中医药发展“十三五”规划》(国中医药规财发〔2016〕25号),制定本规划。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