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中医有些瓶颈要突破

来源:健康报(2015-03-19)

   近年来,中医药事业在各个层面的推动下,在中医传承、发扬和传播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其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一些“瓶颈”问题。对此笔者一直在思考,在此与同行探讨。 

  脉诊传承做得不够好望、闻、问、切是中医人诊病的基本手段,切脉是其中的关键。号脉要靠真功夫,来不得半点虚假。古人善于总结医案,留下很多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经典古籍,如《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等。这些古籍既然能够留存下来,说明了它们的价值至少是被当时认可和推荐的,而现在我们虽然在形式上积极推介中医,但在内涵方面做得还不够好,特别是在如何传承“切”的方式做得比较少。 

  要培养更优质的中医人才中医人才的培养最重要的是实践,其中也需要有扎实的中医理论做支撑。但确实有人对中医一知半解,打着中医的幌子招摇撞骗,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假的,但还有很多人相信它、追捧它。笔者认为原因不外乎有三个:一个是大张旗鼓、夸大其词做宣传;第二是求诊者都比较急切,希望马上见效;第三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反正在其他地方也看不好,中医诊疗费用又不多。所以,应该培养真中医,用疗效来宣传中医,使其“香飘万里”。 

  中药材质量难保证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即使水平再高的医生,没有质量保证的药物做保证,也是看不好病的,中医尤其如此。中医治好病,中药质量是关键。现在进入市场的很多都是人工养殖的中药材,质量怎么样,任何人都不敢打保票。中药不像西药经过严格的程序,进入市场前还要进行有针对性的动物实验,而中药在这方面确实有所欠缺。 

相关推荐

关于进一步加强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推动中西医协同发展的意见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健康委、中医药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健康委,军队各有关单位: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工作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和《关于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加强综合医院(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下同)中医药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详情]
发展中医药是历史的选择
中国梦是中华民族复兴的集中体现,是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中国”的高度概括。我们要充分认识到中医药作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瑰宝对于我国医药、经济、科技、文化、生态文明等领域所具有的战略价值,对于推动健康中国建设,实现中国梦的战略意义。人的健康是一切的基础。中国梦,首先是人的生存梦、健康梦。有了健康才有梦的追求。中医药保障国人实现健康梦,中医药可助国人实现中国梦。 [详情]
第三届中国中医药民族医药信息大会召开
推动“十三五”时期中医药信息化实现跨越式发展 [详情]
中医药信息化发展“十三五”规划
 中医药信息化是实现中医药振兴发展的重要引擎和技术支撑,也是体现中医药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全面提升中医药信息化水平,以信息化驱动中医药现代化,是适应国家信息化发展新形势的重要举措,是推进中医药振兴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人人基本享有中医药服务的必然选择。根据《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国发〔2016〕15号)、《关于促进和规范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6〕47号)和《中医药发展“十三五”规划》(国中医药规财发〔2016〕25号),制定本规划。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