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葙子炮制方法与标准

作者:图片仅供参考  时间:2021-07-03

【药材来源】青葙子为苋科植物青葙Celosia argentea L的干燥成熟种子。秋季果实成熟时采割植株或摘取果穗,晒干,收集种子,除去杂质。

【古代炮制方法】宋代多用炒法(《总录》)。明代有炒法和焙法(《普济方》)。清代则少见炮制方面的文献。

【现代炮制方法】

1、青葙子:取原药材,除去杂质,筛去灰屑。

2、炒青葙子:取净青葙子,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至有爆声及香气逸出时,取出晾凉。

【饮片性状】青葙子呈扁圆形,少数呈圆肾形,直径11.5mm。表面黑色或红黑色,光亮,中间微隆起,侧边微凹处有种脐,种皮薄而脆,无臭,无味。炒青葙子表面焦黑色,有香气。

【质量标准】青葙子杂质不得过2%

【炮制目的】青葙子味苦,性微寒。归肝经。具有清肝平肝,明目退翳的功能。

生品清肝平肝作用强。常用于肝火目赤,高血压。炒后寒性缓和,并易煎出有效成分,用于目生翳膜,视物昏暗;亦可用于肝阳上亢之头痛头昏(如高血压)

【应用选择】

1、生用

(1)肝火目赤:《太平圣惠方》青葙子丸,用本品配大黄、黄连、栀子、升麻等药,治热毒攻眼,目赤肿痛,或兼面热口苦,烦躁易怒,有清肝泻火的作用。亦可与龙胆草、菊花等同用,治肝火目赤,红肿疼痛。

(2)高血压:可单用青葙子30g,煎水2次,合并煎液,分31日服用。亦可配伍地龙、钩藤、菊花、夏枯草等,以增强作用。

2、制用 目生翳膜或视物昏花:《医宗金鉴》青葙丸,用青葙子与生地黄、菟丝子、茺蔚子、柴胡、车前子等同用,治肝虚积热,两目红肿疼痛,羞明流泪,时发时止,久则目生翳膜,视物昏花,该方具有养肝益肾,清热明目作用。方中青葙子以炒用为宜。

【总结】青葙子有散瞳作用,故瞳孔散大者忌用。因其苦寒,清热降火力强,只适于肝经实热之证。凡肝肾虚者,青葙子本不宜用,由于能清肝明目,所以亦有以青葙子与补肝肾之品同用,治肝虚而又有积热者,但青葙予以炒用为宜。炒青葙子清肝明目作用与生品相似,苦寒之性则较缓和,并能提高煎出效果。

相关推荐

2021

02-01

黑芝麻粥

黑芝麻粥以黑芝麻为主料的粥品。补肝肾,润五脏,适用于产后乳汁不足、消瘦、便秘、须发早白等。主治五脏虚损,慢性便秘,老年血管硬化、肺燥咳嗽等症。

2021

02-01

姜糖苏叶饮

温经解表散寒。生姜是调味品,也是一味常用中药。味辛辣,性质微温,有温暖、兴奋、发汗、止呕、解毒、健胃等多种功效:。紫苏叶也属于温性,能够解除肌表的寒气,且有和胃安胎的功效。

2021

02-01

秋令燥咳食疗方

杏仁炖雪梨取杏仁10克,去皮打碎,雪梨一只去皮切片,同放碗内,加冰糖20克,开水适量,然后置锅内,加盖炖煮1小时即可服用,早、晚各1次。

2021

02-01

抗氧化食物

石榴中含有的一种天然抗氧化物,可以对抗关节炎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