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前炮制方法与饮片性状

作者:图片仅供参考  时间:2021-06-29

【药材来源】白前为萝摩科植物柳叶白前Cynanchum stauntonii( Decne.) Schltr. ex Levl.或芫花叶白前Cynanchum glaucescens( Decne.) Hand-Mazz.的干燥根茎及根。秋季采挖,除去地上茎,洗净,干燥。

【古代炮制方法】南北朝刘宋时代有甘草水浸后焙干(《雷公》)的方法。此法一直沿用至清代。明、清时代又增加了焙制(《必读》)、汤泡去须焙(《集解》)、饭上蒸后炒(《增广》)的炮制方法。

【现代炮制方法】

1、白前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段,干燥。

2、蜜白前取炼蜜,加适量开水稀释,淋于净白前段内拌匀,闷润,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至表面深黄色,不粘手时,取出,晾凉。白前段每100千克用炼蜜25千克。

【饮片性状】柳叶白前为细圆形小段,表面黄棕色或淡黄色,切面灰黄色或灰白色,中空。质脆易断。气微,味微甘。芫花叶白前,为细圆形小段,表面灰绿色或淡黄色,质较硬。气微弱,味微甜。蜜白前,表面深黄色,微有光泽,略带黏性,味甜。

【炮制目的】白前味辛:苦,性微温。归肺经。具有降气、消痰、止咳的功能。用于肺气壅实,咳嗽痰多,胸满喘急等。

白前生用,味辛,对胃有一定刺激性,但性微温而不燥热,长于解表理肺,降气化痰。用于风寒咳嗽,痰湿咳喘,亦可用于肺热咳嗽等。蜜炙白前,能缓和白前对胃的刺激性,增强润肺降气,化痰止咳的作用。用于肺虚咳嗽,肺燥咳嗽,咳嗽痰多等。

【应用选择】

1、生用

(1)风寒咳嗽:常与桔梗、荆芥、百部等同用,具有解表理肺,化痰止咳的作用,用于风寒犯肺,气失宣降,咳嗽,咯痰不爽,或兼畏风寒,如止嗽散(《医学心悟》);若与紫苏、桑白皮、杏仁等同用,用于暴热咳嗽,心肺气壅,胸膈烦疼,四肢无力,如白前散(《圣惠方》)

(2)久咳上气:常与紫菀、半夏、大戟同用,具有降气祛痰的作用,用于久患咳逆上气,体肿,短气胀满,昼夜倚壁不得卧,喉常作水鸡鸣,如白前汤(《外台》);若与旋覆花、五味子、麻黄等同用,用于肺痿咳嗽日久,喘息促,肩胛高,仰卧不安,如白前散(《圣惠方》)

2、制用

(1)肺虚咳嗽:常与款冬花、紫菀、黄苠等同用,具有补肺止咳祛痰的作用,用于肺气不足,寒痰内阻,咳嗽气短,咯痰白沫,面色咣白,神疲体倦等症。

(2)肺燥咳喘:常与麦门冬、桑白皮、生地黄等同用,具有润肺祛痰止咳的作用,用于久咳伤阴,肺阴不足,痰热内阻,咳嗽痰黄,口干咽燥,如白前汤(《外科秘要》)

【现代研究】芫花叶白前含C2,甾体皂苷类成分;芫花叶白前苷ABCDEFGHIJK、芫花叶白前苷元ABCD、新芫花叶白前苷元、新芫花叶白前苷AB、以及Glaucogenin-C-mono-D-thevetoside和一种新的双糖Glaucobiose(白前二糖)

【附】

文献摘录:“先用甘草水浸一伏时,漉出,去头须了,焙干。”(《雷公》)“汤泡去须焙”(《集解》)。“饭上蒸一次再炒”(《增广》)

【总结】白前的炮制饮片古代以生品为主,取其解表理气,降气化痰之疗效,常用于外感咳嗽、痰湿咳喘。现今,古代的甘草制法、蒸法、焙法均已不用,蜜炙法炮制起自近代,取其润肺降气之作用,常用于肺虚咳嗽或肺燥咳嗽,现已作为法定的炮制方法。但白前的药理作用研究极少。

相关推荐

2021

02-01

黑芝麻粥

黑芝麻粥以黑芝麻为主料的粥品。补肝肾,润五脏,适用于产后乳汁不足、消瘦、便秘、须发早白等。主治五脏虚损,慢性便秘,老年血管硬化、肺燥咳嗽等症。

2021

02-01

姜糖苏叶饮

温经解表散寒。生姜是调味品,也是一味常用中药。味辛辣,性质微温,有温暖、兴奋、发汗、止呕、解毒、健胃等多种功效:。紫苏叶也属于温性,能够解除肌表的寒气,且有和胃安胎的功效。

2021

02-01

秋令燥咳食疗方

杏仁炖雪梨取杏仁10克,去皮打碎,雪梨一只去皮切片,同放碗内,加冰糖20克,开水适量,然后置锅内,加盖炖煮1小时即可服用,早、晚各1次。

2021

02-01

抗氧化食物

石榴中含有的一种天然抗氧化物,可以对抗关节炎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