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蜕炮制方法与饮片性状

作者:图片仅供参考  时间:2021-06-26

【药材来源】蝉蜕为蝉科昆虫黑蚱GryptotymPana pustulata Fabricius的若虫羽化时脱落的皮壳。夏、秋二季收集,除去泥沙,干燥。

【古代炮制方法】宋代有炙制(《总录》),炒制、酒制(《圣惠方》),盐制(《传信》),烧灰(《证类》)等方法。元代有制炭(《瑞竹》)的记载。明代增加了煮制(《纲目》)、甘草制(《瑶函》)法。清代有煨制(《大成》)等炮制方法。

【现代炮制方法】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干燥。

【饮片性状】蝉蜕形似蝉,多破碎,长约35毫米,宽约20毫米;表面黄棕色,半透明,有光泽;头部横生2目,略突出;额部先端突出,口吻发达;胸部背面两旁具小翅2对,腹面有足3对,均被黄棕色细毛;腹部圆而丰满,有曲纹,尾部钝尖,由腹部至尾端共9节;体轻,中空,易碎;无臭,味淡。

【炮制目的】蝉蜕味甘,性寒;归肺经、肝经。具有散风除热,利咽,透疹,退翳,解痉的功能。用于风热感冒,咽痛,音哑,麻疹不透,风疹瘴痒,目赤翳障,惊风抽搐,破伤风。

【临床应用】

1、风热感冒常与薄荷、连翘、菊花等同用,可治风热感冒或温病初起。风热上攻,咽痛音哑,常与胖大海同用。

2、目赤翳障常与谷精草、白蒺藜、菊花、防风、草决明、羌活、黄芩等同用,用于翳膜遮睛,赤肿疼痛,视物不明,隐涩难开,多生眵泪等症,如蝉花散(《局方》)

3、惊风夜啼常与白僵蚕、甘草、延胡索等同用,用于惊风、夜啼、咬牙、咳嗽、咽喉肿痛等症,如蝉花散(《药证》)

4、风疹瘙痒常与防风、知母、荆芥、牛蒡子等同用,能疏风清热,除湿止痒。可治湿浸淫血脉而致的疮疥瘙痒,或风热瘾疹,遍身云片斑点,时隐时现(《正宗》)

5、眼目昏暗常与蛇蜕、羌活、当归、川芎、防风、茯苓、甘草等同用,用于风气攻注,眼目昏暗,睑生风粟,或痛或痒,渐生翳膜,视物不明等症,如蝉花无比散(《局方》)

【现代研究】蝉蜕含大量甲壳质和蛋白质、氨基酸、有机酸等。蝉蜕具有抗惊厥作用,其酒剂能使实验性破伤风家兔的平均存活期延长,可减轻家兔已形成的破伤风惊厥,能对抗士的宁、可卡因、烟碱等中枢兴奋药引起的小鼠惊厥死亡,抗惊厥作用蝉衣身较头足强。蝉蜕各部分均含有氨基酸,纸层析可知各部分成分一致,而头足部分氨基酸含量略低。蝉蜕各部分均有不同程度的镇静、镇痛和抗惊厥作用,其强度蝉蜕整体>;身>;头足。毒性小,认为可不去头、足。抗惊厥实验表明,去头、足蝉蜕煎液及连头、足蝉蜕煎液均有非常显著的对抗士的宁所致惊厥的作用,并无“生风”作用,认为可不必去头足。

【附】

1、近代炮制方法还有去头、足等。

2、文献摘录“凡使,先去嘴足,汤浸润,洗去泥土却曝干,微炒过,任用之”(《局方》)

“疔疮毒肿不破,则毒入腹,蝉蜕炒为末,蜜水调服”(《握灵》)

【总结】蝉蜕从宋代开始使用辅料和采用不同的方法炮制。近年来各地的炮制规范中收载的大多是生用。古代的酒制、炒制、盐制、甘草制等方法都可起到矫味矫臭的作用,便于服用。

 

相关推荐

2021

02-01

黑芝麻粥

黑芝麻粥以黑芝麻为主料的粥品。补肝肾,润五脏,适用于产后乳汁不足、消瘦、便秘、须发早白等。主治五脏虚损,慢性便秘,老年血管硬化、肺燥咳嗽等症。

2021

02-01

姜糖苏叶饮

温经解表散寒。生姜是调味品,也是一味常用中药。味辛辣,性质微温,有温暖、兴奋、发汗、止呕、解毒、健胃等多种功效:。紫苏叶也属于温性,能够解除肌表的寒气,且有和胃安胎的功效。

2021

02-01

秋令燥咳食疗方

杏仁炖雪梨取杏仁10克,去皮打碎,雪梨一只去皮切片,同放碗内,加冰糖20克,开水适量,然后置锅内,加盖炖煮1小时即可服用,早、晚各1次。

2021

02-01

抗氧化食物

石榴中含有的一种天然抗氧化物,可以对抗关节炎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