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液承气汤

作者:出自清·《温病条辩》 时间:2021-04-30

【方剂名】增液承气汤,出自清·《温病条辩》。

【组成】生地黄、麦门冬各八钱(各24克),大黄三钱(9克),芒硝一钱五分(5克),玄参一两(30克)。

【用法】上药以水1.6升,除芝硝外煮取600毫升,溶芝硝(分2次)先服200毫升,不知再服。

【功效】滋阴增液,通便泄热。

【主治】热结阴亏,燥屎不行,下之不通,脘腹胀满,口干唇燥,舌红苔黄,脉细数。

【临床病案】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功能性便秘、糖尿病性便秘以及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产后尿潴留等病症。

  1.老年功能性便秘: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给予增液承气汤加味;对照组给予便通胶囊治疗。两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治愈10例,好转26例,无效4例,有效率占90.0%;对照组治愈5例,好转22例,无效13例,有效率占67.5%。(《中医研究》2013年第7期)

  2.糖尿病性便秘: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接受口服本方颗粒制剂及果导片治疗;对照组仅口服果导片,疗程为3周。疗效标准:大便正常,与排便困难有关症状消失为治愈。大便正常,便秘明显改善,间隔时间及便质接近正常,排便时间在72小时以内,且积分减少> 2/3为显效。排便时间、问隔时间缩短,或便质干结改善,且积分减少>1/3而不足2/3为有效。便秘无改善或积分减少不足1/3者为无效。结果:治疗组服药1周即出现排便,排便间隔时间分别从治疗前的4.5±0.3日和4.4±0.3日改善至治疗后的2.4±0.3日和2.3±0.5日,两组间差异无量著意义(P>0.05),停药2周后复查,治疗和对照组排便间隔时间分别为2.5 +0.3日和3.4±0.3日(P

  3.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采用胃管注入本方对口服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60例导泻,并与常规治疗60例对照观察,用药3日。治疗组首次排便时间7.15±2.24小时、达硫酸阿托品化时间5.36 +2.27小时,短于对照组,治疗组每日排便次数2.76±o.63次高于对照组,治疗组总阿托品用量少于对照组。(《河北中医》2014年第4期)

  4.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后胃肠道功能紊乱:84例该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2例,治疗组给予本方,对照组给予四磨汤治疗,观察两组用药后胃肠功能变化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0.48%,对照组71.43%;两组在治疗后腹胀、腹痛缓解时间、大便畅通时间等方面比较,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湖南中医杂志》2013年第9期)

  5_产后尿潴留:34例采用本方加味治疗,有感染发热者加黄柏10克、蒲公英50克。结果:本方加味治疗后,均能自行排尿。34例全部治愈,1剂治愈13例,2剂治愈19例,3剂治愈2例。(《中国实用医药》2012年第1 1期)

【方解】本方即增液汤加硝、黄而成。方中玄参、麦门冬、生地黄三者合用滋阴润肠通便,加大黄、芒硝泻热软坚,攻下腑实。全方增水行舟,泄热通便。

  临床还应用本方灌肠治疗,对中风患者降低颅内压、减轻脑水肿及改善消化道症状收效满意。用于治疗喘证,可增液益津、承气清热、化痰降气,符合六腑“以通为用”“脏邪以腑为出路”的原则。

【现代研究】现代有研究用增液承气汤治疗老年急腹症术后并发症。

【方歌】增液承气用黄硝,玄参麦地五药挑,热结阴亏大便秘,增水行舟此方宜。 

相关推荐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主治外感风邪,发热咳嗽

作者:汉·《伤寒论》  2021-03-11

白虎汤

白虎汤:主治阳明气分热盛,症见壮热面赤,烦渴引饮,汗出恶热,脉洪大有力或滑数。

作者:出自汉·《伤寒论》  2021-03-27

桑菊饮

桑菊饮:主治风温初起。咳嗽,身热不甚,口微渴,脉浮数。

作者:出自《温病条辨》  2021-03-11

桂枝附子汤

桂枝附子汤:主治风寒湿外袭肌表,身体疼烦,不能转侧,以及阳虚内寒的胸腹疼痛,喘咳泄泻,舌苔薄白,脉浮虚而涩。

作者:出自汉·《金匮要略》  2021-03-11

桂枝汤

桂枝汤:主治外感风寒表虚证。头痛发热,汗出恶风,鼻鸣干呕,口不渴,舌苔薄白,脉浮缓或浮弱。

作者:出自汉《伤寒论》  2021-03-11

麻黄汤

麻黄汤:麻黄汤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发热恶寒头项痛,喘而无汗服之宜。

作者:出自《伤寒论》  2021-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