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

又名 :冠心病

科室:心血管内科

  最常见原因是动脉粥样硬化,即血液中的脂质成分等在冠状动脉壁沉积,导致血管狭窄

  高发人群随年龄增大,人们发生冠心病的风险增加,一般多见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总体而言,男性发生冠心病的风险高于女性。女性在绝经...

  诱发因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最常见的病因。一般而言,能增加动脉粥样硬化危险的因素,都会增加发生冠心病的风险。

  1.心电图

  2.心电图负荷试验

  3.动态心电图

  4.核素心肌显像

  5.超声心动图

  6.血液学检查

  7.冠状动脉CT

  8.冠状动脉造影及血管内成像技术

  冠心病的治疗包括:①生活习惯改变:戒烟限酒,低脂低盐饮食,适当体育锻炼,控制体重等;②药物治疗:抗血栓(抗血小板、抗凝),减轻心肌氧耗(β受体阻滞剂),缓解心绞痛(硝酸酯类),调脂稳定斑块(他汀类调脂药);③血运重建治疗:包括介入治疗(血管内球囊扩张成形术和支架植入术)和外科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药物治疗是所有治疗的基础。

  中药验方二香蒌蛭汤

  二香蒌蛭汤开创了温阳、利尿、化瘀、活血的独特的治疗冠心病、缺血性心肌病的理论。它能够“宣痹通阳、益气活血、祛瘀散结、通络固本、益心通脉”,根据中医辨证的理论,因人施方,个体化辨证治疗,同时治养结合,通过双向调节、标本兼顾,从而恢复心脏正常机能,养心活血,增强心脏及血管防病抗病及自我恢复的能力,在治病的同时可以防止复发。

  1.症状

  (1)典型胸痛因体力活动、情绪激动等诱发,突感心前区疼痛,多为发作性绞痛或压榨痛,也可为憋闷感。疼痛从胸骨后或心前区开始,向上放射至左肩、臂,甚至小指和无名指,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可缓解。胸痛放散的部位也可涉及颈部、下颌、牙齿、腹部等。胸痛也可出现在安静状态下或夜间,由冠脉痉挛所致,也称变异型心绞痛。如胸痛性质发生变化,如新近出现的进行性胸痛,痛阈逐步下降,以至稍事体力活动或情绪激动甚至休息或熟睡时亦可发作。疼痛逐渐加剧、变频,持续时间延长,祛除诱因或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缓解,此时往往怀疑不稳定心绞痛。

  心绞痛的分级:国际上一般采用CCSC加拿大心血管协会分级法。

  Ⅰ级:日常活动,如步行,爬梯,无心绞痛发作。

  Ⅱ级:日常活动因心绞痛而轻度受限。

  Ⅲ级:日常活动因心绞痛发作而明显受限。

  Ⅳ级:任何体力活动均可导致心绞痛发作。

  发生心肌梗死时胸痛剧烈,持续时间长(常常超过半小时),硝酸甘油不能缓解,并可有恶心、呕吐、出汗、发热,甚至发绀、血压下降、休克、心衰。

  (2)需要注意一部分患者的症状并不典型,仅仅表现为心前区不适、心悸或乏力,或以胃肠道症状为主。某些患者可能没有疼痛,如老年人和糖尿病患者。

  (3)猝死约有1/3的患者首次发作冠心病表现为猝死。

  (4)其他可伴有全身症状,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可出现。

  冠心病的诊断主要依赖典型的临床症状,再结合辅助检查发现心肌缺血或冠脉阻塞的证据,以及心肌损伤标志物判定是否有心肌坏死。发现心肌缺血最常用的检查方法包括常规心电图和心电图负荷试验、核素心肌显像。有创性检查有冠状动脉造影和血管内超声等。但是冠状动脉造影正常不能完全否定冠心病。

  控制血脂:主要是控制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

  控制血脂:主要是控制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

  控制血压:一般患者应控制血压于140/90毫米汞柱(mmHg)以下,高危患者应控制于130/80毫米汞柱以下5。·控制血糖:尽量控制血糖于正常范围,空腹血糖正常值为<6.1毫摩尔/升。

  控制血压:一般患者应控制血压于140/90毫米汞柱(MmHg)以下,高危患者应控制于130/80毫米汞柱以下5。·控制血糖:尽量控制血糖于正常范围,空腹血糖正常值为<6.1毫摩尔/升。

  定期锻炼∶每周至少运动3~4次,每次至少30分钟。如果合并有其他疾病不好确定自己的运动强度的,运动前请先咨询医生。。控制体重:使身体质量指数(BMI)<24千克/平方米,腰围男性<90厘米,女性<85厘米。

  定期锻炼:每周至少运动3~4次,每次至少30分钟。如果合并有其他疾病不好确定自己的运动强度的,运动前请先咨询医生.控制体重:使身体质量指数(BMI)<24千克/平方米,腰围男性<90厘米,女性<85厘米。

  戒烟。

  戒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