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子

来源:孔氏验方

栗子是冬季最常食用的干果之一,中医认为栗子性味甘温,入脾、胃、肾三经,有养胃健脾、补肾强筋等功效,可见栗子的营养价值非常高。但是做法和吃法不同,栗子补肾健脾的效果也不一样。

栗子我国的特产,素有“干果之王”的美誉,在国外它还被称为“人参果”。冬天是吃栗子的好时节,无论生吃还是炒食、煨食,都可以达到理想的补益效果。

古方中医食疗指出一般情况下,栗子早晚各生食1~2颗,对老年肾亏、小便频繁者有益,还适合吐血、便血的朋友;假如将栗子煨食、炒食,适宜于脾胃虚寒的朋友吃;还有一种吃法,把栗子10颗,和食猪肾粥一起吃,可治一般肾虚引起的腰腿无力。

栗子怎么吃补肾健脾效果好?推荐栗子食疗药膳方一则--栗子焖鸡翅,具体如下:

组成:鸡翅根3个、栗子(即板栗)100g、鸡蛋1个、料酒、酱油、糖、啤酒、面粉、淀粉、葱段、蒜粒和姜末.

做法: 栗子洗干净,从中间斩开,放进水里煮,然后剥壳;鸡翅清洗干净,每只鸡翅斩成2块,生姜切片,用料酒,生抽,老抽,白砂糖,五香粉拌匀,腌20分钟.热油锅,爆香姜片;把鸡翅放进锅里,中火煎至金黄;把鸡翅翻面,继续煎至另一面金黄;煎鸡翅的时候,另外用一小锅,把栗子放进水里煮一会;鸡翅煎好了,把栗子捞起进锅,与鸡翅一起爆炒,把刚才腌鸡翅的酱汁,倒进锅里,翻炒均匀加入差不多没过材料的水,大火煮开后,转中小火焖煮当锅里的水差不多干时(20分钟),加入葱段,大火收汁,翻炒均匀即可.

相关推荐

人参
 人参性微温,味甘、微苦,归脾、肺经。
生姜
生姜味辛,性温,入肺经、胃经、脾经,解表止吐,化痰止咳,镇痛杀虫,祛寒温中,化寒饮,去痰涎。
茯苓
 茯苓味甘、淡,性平,归心经、脾经、肺经、肾经,用于渗湿利水,健脾止泻,宁心安神,保健益寿。
藜芦
藜芦味苦辛,性寒,有毒,归肺经、胃经。
木瓜
木瓜味酸、涩,性温,归肝经、脾经,舒筋活络,和胃化湿,平肝和胃去湿
黄连
黄连味苦,性寒,归心经、脾经、肝经、胆经、大肠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