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尔普村奔小康

作者:人民日报  时间:2021-09-02

沟尔普村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道孚县麻孜乡西南,距县城仅0.5公里,处在川藏线北线317国道特色生态产业带和甘孜州鲜水河流域产业带的交叉点。搞旅游、种蔬果,川藏线带动这里的藏族同胞走上了致富路,沟尔普村也成了美丽乡村。

“益洛,快点上车,要迟到了。”一大早,洛绒扎西正准备开车送孙子去县城的幼儿园。“以前根本不敢想,到县城连10分钟都不要,更不敢想还能开上汽车。”洛绒扎西对记者说,以前鲜水河上没有大桥,眼看着县城就在对岸,可是过不去。想要去趟县城,要么坐牛皮船,要么得绕行瓦日镇,多走将近20公里路。

“后来有了铁索桥,再后来修建的入城大桥更是宽得很,去县城变得越来越方便。”洛绒扎西说,现在村里60%以上的家庭都有了小汽车。村子变成了景区,村民接待游客,在家中就能实现增收。

“我们沿着川藏线往拉萨走,看到这里藏房艳丽别致、村庄清幽雅静,宛若世外桃源,忍不住就‘刹了一脚’。”武汉游客李小冬在沟尔普村的客栈里住了一宿,整个身心都放松下来,“今天打算和旅伴去爬山,欣赏格桑花海,躺在山坡上看看蓝天白云。”

沟尔普村位于九寨沟旅游环线,每天都有川流不息的车辆和南来北往的游客经过,但村民以前从来没想到能把人留下来。

“改变发生在2018年,郫都区对口支援道孚工作队拿出了一份乡村旅游规划。”成都市郫都区第六批对口支援队领队俞强说,当年郫都区投入150万元对沟尔普村村庄风貌进行全面改造,请来乡村规划师统一规划设计,按照民宿标准对藏式民居进行改造。

洛绒扎西家原来住的是藏式小平房,只够自己一家人生活居住。2018年在政府扶持下,他家将房屋改造成了农家乐,2019年开门迎客,游客纷至沓来。洛绒扎西满是欢喜,“这两年家里光旅游接待收入就有近10万元,全村旅游综合收入100多万元。”

郫都区集中对口帮扶道孚县的产业资金,分摊到41个需要帮扶的村,在沟尔普村建设了300亩现代农业园区。“我们希望让牧区群众也分享到产业红利。”郫都区第五批对口支援道孚工作队领队林明西说。

沟尔普村尝到了产业发展的甜头。郫都区的产业援助资金落到沟尔普村的有100万元,每年能够带来6万元稳定收入;园区租村民的地,每亩年租金680元;每年来采摘的零散客人有2000多人次,带动了村里的苹果、核桃等农产品销售……

道路畅通后,道孚县积极参加产销对接活动,招商引资2.1亿元。“去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于全州10个百分点,增速排名首次进入全州第一方阵。”道孚县委书记蒲永峰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672元,增长8.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079元,增长10.8%。

相关推荐

精心打造党建文化墙 积极营造浓厚党建氛围
皖能马鞍山公司党委创新宣传载体,把机炉通道一侧“空白墙”区域变成一条“党建文化宣传墙”,将党建宣传教育工作融入到生产现场,成为党员职工学习党的知识的新园地。
1921-2021建党百年,中国向世界的4个庄严宣告
1921-2021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意见》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
“基础在学、关键在做”体现的党性修养方法
党的十八大以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抓住了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主要矛盾
全面从严治党的治本之策——一论把党纪党规的笼子扎得更紧
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